0%

JVM加载机制

Java虚拟机把描述类的数据从class文件加载到内存,并且对数据进行校验、转换解析和初始化,最终形成可以被虚拟机直接使用的Java类型,这个过程称为Java虚拟机的类加载机制,Java天生可以动态扩展的语言特性就是依赖运行期动态加载和动态连接这个特点实现的,JVM 类加载机制分为五个部分:加载,验证,准备,解析,初始化,这五部分是在程序运行期间完成;还有使用和卸载,共七个阶段,参考下图所示:

类加载时机

  1. 创建类的实例:new、getstatic、putstatic或invokestatic这四条字节码指令时,如果类型没有进行过初始化,则需要先触发其初始化阶段。具体场景:
    • 使用new关键字实例化对象的时候
    • 读取或设置一个类型的静态字段(被final修饰、已在编译期把结果放入常量池的静态字段除外)的时候。
    • 调用一个类型的静态方法的时候。
  2. 反射:使用java.lang.reflect包的方法对类型进行反射调用的时候,如果类型没有进行过初始化,则需要先触发其初始化。
  3. 初始化子类:当初始化类的时候,如果发现其父类还没有进行过初始化,则需要先触发其父类的初始化。
  4. 主类:当虚拟机启动时,用户需要指定一个要执行的主类(包含main()方法的那个类),虚拟机会先初始化这个主类。
  5. JDK 7新加入的动态语言支持:,如果一个java.lang.invoke.MethodHandle实例最后的解析结果为REF_getStatic、REF_putStatic、REF_invokeStatic、REF_newInvokeSpecial四种类型的方法句柄,并且这个方法句柄对应的类没有进行过初始化,则需要先触发其初始化。
  6. 当一个接口中定义了JDK 8新加入的默认方法(被default关键字修饰的接口方法)时,如果有这个接口的实现类发生了初始化,那该接口要在其之前被初始化。

说明

对于静态字段,只有直接定义这个字段的类才会被初始化
接口与类真正有所区别的是前面讲述的六种“有且仅有”需要触发初始化场景中的第三种:当一个类在初始化时,要求其父类全部都已经初始化过了,但是一个接口在初始化时,并不要求其父接口全部都完成了初始化,只有在真正使用到父接口的时候(如引用接口中定义的常量)才会初始化。

加载(Loading)

类加载(Class Loading)的第一个阶段,在加载过程中主要完成以下操作:

  1. 通过一个类的全限定名来获取定义此类的二进制字节流,比如java.lang.String,二进制字节流的形式可以是:
    • ZIP中获取:jar、ear、war
    • 网络获取:Web Applet
    • 动态代理:*java.lang.reflect.Proxy中的ProxyGenerator.generateProxyClass()来为特定接口生成形式为“$Proxy”的代理类的二进制字节流**
    • JSP编译后的class文件
    • 加密后的class文件,然后使用时解密
  2. 将这个字节流所代表的静态存储结构转化为方法区的运行时数据结构。
  3. 在内存中生成一个代表这个类的java.lang.Class对象,作为方法区这个类的各种数据的访问入口。

数组的加载

  1. 数组本身不通过类加载创建,由java虚拟机直接在内存中动态构建。
  2. 数组类的元素类型(Element Type,指的是数组去掉所有维度的类型)最终还是要靠类加载器来完成加载

如果一个数组类(比如:C)的组件类型(Component Type,指的是数组去掉一个维度的类型)是:

  1. 引用类型,就会使用类加载器来递归完成组件类型的加载。数组C将被标识在加载该组件类型的类加载器的类名称空间上
  2. 非引用类型(例如int[]数组的组件类型为int),Java虚拟机将会把数组C标记为与引导类加载器关联
  3. 数组类的可访问性与它的组件类型的可访问性一致,如果组件类型不是引用类型,它的数组类的可访问性将默认为public,可被所有的类和接口访问到。

验证

验证是连接阶段的第一步,这一阶段的目的是确保Class文件的字节流中包含的信息符合《Java虚拟机规范》的全部约束要求,保证这些信息被当作代码运行后不会危害虚拟机自身的安全。主要完成以下四个阶段的校验的工作:文件格式验证、元数据验证、字节码验证和符号引用验证

文件格式验证

基于二进制流,判断字节流是否符合Class文件格式的规范,并且能被当前版本的虚拟机处理,解析完成之后可以正确的保存到方法区中,包括但不限于:

  1. 是否以魔数0xCAFEBABE开头
  2. 主、次版本号
  3. 常量池中非法常量类型检查(检查常量tag标志)
  4. 指向常量的各种索引值中是否有指向不存在的常量或不符合类型的常量
  5. CONSTANT_Utf8_info型的常量中是否有不符合UTF-8编码的数据。
  6. Class文件中各个部分及文件本身是否有被删除的或附加的其他信息

元数据验证(语法验证)

元数据验证主要完成字节码描述信息的语义分析(面向元数据信息中的数据类型),符合《Java语言规范》的要求,主要完成以下信息:

  1. 这个类是否有父类(除了java.lang.Object之外,所有的类都应当有父类)。
  2. 这个类的父类是否继承了不允许被继承的类(被final修饰的类)。
  3. 如果这个类不是抽象类,是否实现了其父类或接口之中要求实现的所有方法。
  4. 类中的字段、方法是否与父类产生矛盾(例如覆盖了父类的final字段,或者出现不符合规则的方法重载)

字节码验证

通过数据流分析和控制流分析,确定程序语义是合法的、符合逻辑的。面向类的方法体【Class文件中的Code属性】 进行校验分析,具体如下:

  1. 保证任意时刻操作数栈的数据类型与指令代码序列都能配合工作(入栈的类型与出栈后的使用类型一致)
  2. 保证任何跳转指令都不会跳转到方法体以外的字节码指令上。
  3. 保证方法体中的类型转换总是有效的(合法的类型转换)

StackMapTable

为了提高字节码验证阶段的时间,JDK6之后在javac编译期阶段的方法体code中增加了一个StackMapTable的新属性,这项属性描述了方法体所有的基本块(Basic Block,指按照控制流拆分的代码块)开始时本地变量表和操作栈应有的状态,在字节码验证期间,Java虚拟机就不需要根据程序推导这些状态的合法性,只需要检查StackMapTable属性中的记录是否合法即可。StackMapTable属性也存在错误或被篡改的可能,所以是否有可能在恶意篡改了Code属性的同时,也生成相应的StackMapTable属性来骗过虚拟机的类型校验。

扩展知识

使用-XX:-UseSplitVerifier关闭该优化,或使用-XX:+FailOverToOldVerifier要求在类型校验失败的时候退回到旧的类型推导方式进行校验。
JDK 7之后,尽管虚拟机中仍然保留着类型推导验证器的代码,但是对于主版本号大于50(对应JDK 6)的Class文件,使用类型检查来完成数据流分析校验则是唯一的选择,不允许再退回到原来的类型推导的校验方式。

符号引用验证

发生在虚拟机将符号引用转化为直接引用时(解析阶段),符号引用验证可以看作是对类自身以外【常量池中的各种符号引用】的各类信息进行匹配性校验,该类是否缺少或者被禁止访问它依赖的某些外部类、方法、字段等资源。 具体如下:

  1. 符号引用中通过字符串描述的全限定名是否能找到对应的类。
  2. 在指定类中是否存在符合方法的字段描述符及简单名称所描述的方法和字段。
  3. 符号引用中的类、字段、方法的可访问性(private、protected、public、<package>)是否可被当前类访问。

符号引用验证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解析行为能正常执行,如果无法通过符号引用验证,Java虚拟机将会抛出一个java.lang.IncompatibleClassChangeError的子类异常,典型的如:java.lang.IllegalAccessError、java.lang.NoSuchFieldError、java.lang.NoSuchMethodError等。

准备

该阶段是正式为类变量(static修饰)分配内存并且完成初始化赋值的阶段(即在方法区分配内存空间)

关于方法区的特殊说明

JDK 7及之前,HotSpot使用永久代来实现方法区
JDK 8及之后,类变量则会随着Class对象一起存放在Java堆中

初始值的概念

该阶段主要完成“0”值的处理,具体如下:

public static int v = 8080;,则为0,将 v 赋值为 8080 的 put static 指令是程序被编译后,存放于static方法(<clinit>())之中。public static final int v = 8080;在编译阶段会为 v 生成 ConstantValue 属性,在准备阶段虚拟机会根据 ConstantValue 属性将 v 赋值为 8080。

1
2
3
4
5
6
public class TestStatic {

public static int a = 10;

public final static int b = 2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警告: 二进制文件Test/bin/com.sunld.TestStatic包含com.sunld.TestStatic
Classfile /D:/Workspaces/java/TestJVM/Test/bin/com/sunld/TestStatic.class
Last modified 2020-5-9; size 409 bytes
MD5 checksum 7f77187644282a651264bddec7487130
Compiled from "TestStatic.java"
public class com.sunld.TestStatic
minor version: 0
major version: 52
flags: ACC_PUBLIC, ACC_SUPER
Constant pool:
#1 = Class #2 // com/sunld/TestStatic
#2 = Utf8 com/sunld/TestStatic
#3 = Class #4 // java/lang/Object
#4 = Utf8 java/lang/Object
#5 = Utf8 a
#6 = Utf8 I
#7 = Utf8 b
#8 = Utf8 ConstantValue
#9 = Integer 20
#10 = Utf8 <clinit>
#11 = Utf8 ()V
#12 = Utf8 Code
#13 = Fieldref #1.#14 // com/sunld/TestStatic.a:I
#14 = NameAndType #5:#6 // a:I
#15 = Utf8 LineNumberTable
#16 = Utf8 LocalVariableTable
#17 = Utf8 <init>
#18 = Methodref #3.#19 // java/lang/Object."<init>":()V
#19 = NameAndType #17:#11 // "<init>":()V
#20 = Utf8 this
#21 = Utf8 Lcom/sunld/TestStatic;
#22 = Utf8 SourceFile
#23 = Utf8 TestStatic.java
{
public static int a;
descriptor: I
flags: ACC_PUBLIC, ACC_STATIC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b;
descriptor: I
flags: ACC_PUBLIC, ACC_STATIC, ACC_FINAL
ConstantValue: int 20

static {};
descriptor: ()V
flags: ACC_STATIC
Code:
stack=1, locals=0, args_size=0
0: bipush 10
2: putstatic #13 // Field a:I
5: return
LineNumberTable:
line 5: 0
line 7: 5
LocalVariableTable:
Start Length Slot Name Signature

public com.sunld.TestStatic();
descriptor: ()V
flags: ACC_PUBLIC
Code:
stack=1, locals=1, args_size=1
0: aload_0
1: invokespecial #18 // Method java/lang/Object."<init>":()V
4: return
LineNumberTable:
line 3: 0
LocalVariableTable:
Start Length Slot Name Signature
0 5 0 this Lcom/sunld/TestStatic;
}
SourceFile: "TestStatic.java"

零值参考表

数据类型 零值 数据类型 零值
int 0 boolean false
long 0L float 0.0f
short (short)0 double 0.0d
char '\u0000' reference null
byte (byte)0

解析

该阶段主要是完成Java虚拟机中常量池中符号引用替换为直接引用的过程。符号引用主要是指class文件中的:

  1. CONSTANT_Class_info
  2. CONSTANT_Field_info
  3. CONSTANT_Method_info

符号引用(Symbolic References)

  1. 一组描述引用目标的符号,该符号可以是任意字面量(符合《Java虚拟机规范》)
  2. 与虚拟机实现的内存布局无关,引用的目标并不一定是已经加载到虚拟机内存当中的内容

直接引用(Direct References)

  1. 直接指向目标的指针、相对偏移量或者是一个能间接定位到目标的句柄。
  2. 直接引用是和虚拟机实现的内存布局直接相关的,同一个符号引用在不同虚拟机实例上翻译出来的直接引用一般不会相同。如果有了直接引用,那引用的目标必定已经在虚拟机的内存中存在。

解析范围

主要针对类或接口、字段、类方法、接口方法、方法类型、方法句柄和调用点限定符这7类符号引用进行,分别对应于常量池的CONSTANT_Class_info、CONSTANT_Fieldref_info、CONSTANT_Methodref_info、CONSTANT_InterfaceMethodref_info、CONSTANT_MethodType_info、CONSTANT_MethodHandle_info、CONSTANT_Dynamic_info和CONSTANT_InvokeDynamic_info 8种常量类型。

类或接口的解析(CONSTANT_Class_info)

举例:

1
2
3
public class D{
private C N;
}

JVM的解析过程:

  1. C !=数组类型,D类会使用N的全限定名去加载这个类C。在加载过程中,由于元数据验证、字节码验证的需要,又可能触发其他相关类的加载动作,例如加载这个类的父类或实现的接口。一旦这个加载过程出现了任何异常,解析过程就将宣告失败。
  2. C=数组类型,并且数组的元素类型为对象(如:[Ljava/lang/Integer),那将会按照第一点的规则加载数组元素类型。如果N的描述符如前面所假设的形式,需要加载的元素类型就是java.lang.Integer接着由虚拟机生成一个代表该数组维度和元素的数组对象
  3. 以上通过之后,C在虚拟机中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有效的类或接口了,但在解析完成前还要进行符号引用验证,确认D是否具备对C的访问权限。如果发现不具备访问权限,将抛出java.lang.IllegalAccessError异常。如果我们说一个D拥有C的访问权限,那就意味着以下3条规则中至少有其中一条成立:
    • 被访问类C是public的,并且与访问类D处于同一个模块。
    • 被访问类C是public的,不与访问类D处于同一个模块,但是被访问类C的模块允许被访问类D的模块进行访问。
    • 被访问类C不是public的,但是它与访问类D处于同一个包中。

字段解析(CONSTANT_Fieldref_info)

  1. 解析class_index项中索引的CONSTANT_Class_info符号引用,也就是字段所属的类或接口的符号引用。解析成功之后定义为C
  2. C本身就包含了简单名称和字段描述符都与目标相匹配的字段,则返回这个字段的直接引用,查找结束。
  3. 接口搜索:C中实现了接口,将会按照继承关系从下往上递归搜索各个接口和它的父接口,如果接口中包含了简单名称和字段描述符都与目标相匹配的字段,则返回这个字段的直接引用,查找结束。
  4. 继承搜索:C不是java.lang.Object的话,将会按照继承关系从下往上递归搜索其父类,如果在父类中包含了简单名称和字段描述符都与目标相匹配的字段,则返回这个字段的直接引用,查找结束。
  5. 查找失败,抛出java.lang.NoSuchFieldError异常。

如果查找过程成功返回了引用,将会对这个字段进行权限验证,如果发现不具备对字段的访问权限,将抛出java.lang.IllegalAccessError异常。

方法解析(CONSTANT_Methodref_info)

  1. 首先解析class_index项中索引的方法所属的类或接口的符号引用,解析成功使用C表示该类
  2. 在类的方法表中发现class_index中索引的C是个接口的话,那就直接抛出java.lang.IncompatibleClassChangeError异常。
  3. 在类C中查找是否有简单名称和描述符都与目标相匹配的方法,如果有则返回这个方法的直接引用,查找结束。
  4. 在类C的父类中递归查找是否有简单名称和描述符都与目标相匹配的方法,如果有则返回这个方法的直接引用,查找结束。
  5. 在类C实现的接口列表及它们的父接口之中递归查找是否有简单名称和描述符都与目标相匹配的方法,如果存在匹配的方法,说明类C是一个抽象类,这时候查找结束,抛出java.lang.AbstractMethodError异常。
  6. 宣告方法查找失败,抛出java.lang.NoSuchMethodError。
  7. 最后,如果查找过程成功返回了直接引用,将会对这个方法进行权限验证,如果发现不具备对此方法的访问权限,将抛出java.lang.IllegalAccessError异常。

接口方法解析(CONSTANT_InterfaceMethodref_info)

  1. 首先解析class_index项中索引的方法所属的类或接口的符号引用,如果解析成功,使用C表示这个接口
  2. 与类的方法解析相反,如果在接口方法表中发现class_index中的索引C是个类而不是接口,那么就直接抛出java.lang.IncompatibleClassChangeError异常。
  3. 在接口C中查找是否有简单名称和描述符都与目标相匹配的方法,如果有则返回这个方法的直接引用,查找结束。
  4. 在接口C的父接口中递归查找,直到java.lang.Object类(接口方法的查找范围也会包括Object类中的方法)为止,看是否有简单名称和描述符都与目标相匹配的方法,如果有则返回这个方法的直接引用,查找结束。
  5. 对于规则4,由于Java的接口允许多重继承,如果C的不同父接口中存有多个简单名称和描述符都与目标相匹配的方法,那将会从这多个方法中返回其中一个并结束查找,《Java虚拟机规范》中并没有进一步规则约束应该返回哪一个接口方法。但与之前字段查找类似地,不同发行商实现的Javac编译器有可能会按照更严格的约束拒绝编译这种代码来避免不确定性。
  6. 宣告方法查找失败,抛出java.lang.NoSuchMethodError异常。
  7. JDK9之后接口会出现访问权限的问题,抛出java.lang.IllegalAccessError异常。

初始化(类变量完成初始化)

最优一个阶段,前面的类加载阶段之后,除了在加载阶段可以自定义类加载器以外,其它操作都由 JVM 主导。到了初始阶段,才开始真正执行类中定义的 Java 程序代码

  1. 在初始化阶段会根据业务代码完成静态变量的初始化
  2. 初始化阶段就是执行类构造器<clinit>()(javac自动生成的)方法的过程。
  3. <clinit>()方法是由编译器自动收集类中的所有类变量的赋值动作和静态语句块(static{}块)中的语句合并产生的,编译器收集的顺序是由语句在源文件中出现的顺序决定的,静态语句块中只能访问到定义在静态语句块之前的变量,定义在它之后的变量,在前面的静态语句块可以赋值,但是不能访问
  4. 在Java虚拟机中第一个被执行的<clinit>()方法的类型肯定是java.lang.Object。由于父类的<clinit>()方法先执行,也就意味着父类中定义的静态语句块要优先于子类的变量赋值操作
  5. <clinit>()方法对于类或接口来说并不是必需的,如果没有想过的静态变量和静态代码块,编译期会自动忽略该方法
  6. 接口中不能使用静态代码块,但是可以定义静态变量,所以接口编译之后也会存在<clinit>()方法。但接口与类不同的是,执行接口的<clinit>()方法不需要先执行父接口的<clinit>()方法,因为只有当父接口中定义的变量被使用时,父接口才会被初始化。此外,接口的实现类在初始化时也一样不会执行接口的<clinit>()方法。
  7. Java虚拟机必须保证一个类的<clinit>()方法在多线程环境中被正确地加锁同步,如果多个线程同时去初始化一个类,那么只会有其中一个线程去执行这个类的<clinit>()方法,其他线程都需要阻塞等待,直到活动线程执行完毕<clinit>()方法。如果在一个类的<clinit>()方法中有耗时很长的操作,那就可能造成多个进程阻塞

不会初始化的情况

  1. 通过子类引用父类的静态字段,只会触发父类的初始化,而不会触发子类的初始化。
  2. 定义对象数组,不会触发该类的初始化。
  3. 常量在编译期间会存入调用类的常量池中,本质上并没有直接引用定义常量的类,不会触发定义常量所在的类。
  4. 通过类名获取 Class 对象,不会触发类的初始化。
  5. 通过 Class.forName 加载指定类时,如果指定参数 initialize 为 false 时,也不会触发类初始化,其实这个参数是告诉虚拟机,是否要对类进行初始化。
  6. 通过 ClassLoader 默认的 loadClass 方法,也不会触发初始化动作。

类加载器

类加载器只用于实现类的加载动作,并且每个类记载器都有一个独立的类名称空间(类加载器+类全限定名来确定类的唯一性)。类装载的过程是先装在其父类,然后才是自己,卸载则相反。

加载模式

通常基础类库需要预先载入(常驻内存)、自定义类库需要按需载入(使用时载入,不用时自动被回收)。实例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 a = new A();
a.testA();
}
}
class A{
public void testA(){}
}
class B{
public void testB(){}
}

执行以下命令:java -verbose Test运行结果如下:
部分截图:

通过运行结果发现,java是按需载入

加载方式

  1. 隐式:使用new
  2. 显示:Class.forName或ClassLoader的loadClass

双亲委派原则

JVM 通过双亲委派模型进行类的加载,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继承 java.lang.ClassLoader 实现自定义的类加载器。

当一个类收到了类加载请求,他首先不会尝试自己去加载这个类,而是把这个请求委派给父类去完成,每一个层次类加载器都是如此,因此所有的加载请求都应该传送到启动类加载其中,只有当父类加载器反馈自己无法完成这个请求的时候(在它的加载路径下没有找到所需加载的Class),子类加载器才会尝试自己去加载。采用双亲委派的一个好处是比如加载位于 rt.jar 包中的类 java.lang.Object,不管是哪个加载器加载这个类,最终都是委托给顶层的启动类加载器进行加载,这样就保证了使用不同的类加载器最终得到的都是同样一个 Object 对象。

  1. 启动类加载器(Bootstrap ClassLoader,C++实现,JVM的一部分):负责加载 JAVA_HOME\lib 目录中的,或通过-Xbootclasspath 参数指定路径中的,且被虚拟机认可(按文件名识别,如 rt.jar,不能识别的则不能加载)的类。启动类加载器无法被Java程序直接引用,用户在编写自定义类加载器时,如果需要把加载请求委派给引导类加载器去处理,那直接使用null代替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
    * Returns the class loader for the class. Some implementations may use
    * null to represent the bootstrap class loader. This method will return
    * null in such implementations if this class was loaded by the bootstrap
    * class loader.
    *
    * <p> If a security manager is present, and the caller's class loader is
    * not null and the caller's class loader is not the same as or an ancestor of
    * the class loader for the class whose class loader is requested, then
    * this method calls the security manager's {@code checkPermission}
    * method with a {@code RuntimePermission("getClassLoader")}
    * permission to ensure it's ok to access the class loader for the class.
    *
    * <p>If this object
    * represents a primitive type or void, null is returned.
    *
    * @return the class loader that loaded the class or interface
    * represented by this object.
    * @throws SecurityException
    * if a security manager exists and its
    * {@code checkPermission} method denies
    * access to the class loader for the class.
    * @see java.lang.ClassLoader
    * @see SecurityManager#checkPermission
    * @see java.lang.RuntimePermission
    */
    @CallerSensitive
    public ClassLoader getClassLoader() {
    ClassLoader cl = getClassLoader0();
    if (cl == null)
    return null;
    SecurityManager sm = System.getSecurityManager();
    if (sm != null) {
    ClassLoader.checkClassLoaderPermission(cl, Reflection.getCallerClass());
    }
    return cl;
    }
  2. 扩展类加载器(Extension ClassLoader,在sun.misc.Launcher$ExtClassLoader中以Java代码的形式实现的):负责加载 JAVA_HOME\lib\ext 目录中的,或通过 java.ext.dirs 系统变量指定路径中的类库。

  3. 应用程序类加载器(Application ClassLoader,由sun.misc.Launcher$AppClassLoader实现):负责加载用户路径(classpath)上的类库,由于应用程序类加载器是ClassLoader类中的getSystemClassLoader()方法的返回值,所以有些场合中也称它为“系统类加载器”。它负责加载用户类路径(ClassPath)上所有的类库,开发者同样可以直接在代码中使用这个类加载器。

双亲委派原则参考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
* Loads the class with the specified <a href="#name">binary name</a>. The
* default implementation of this method searches for classes in the
* following order:
*
* <ol>
*
* <li><p> Invoke {@link #findLoadedClass(String)} to check if the class
* has already been loaded. </p></li>
*
* <li><p> Invoke the {@link #loadClass(String) <tt>loadClass</tt>} method
* on the parent class loader. If the parent is <tt>null</tt> the class
* loader built-in to the virtual machine is used, instead. </p></li>
*
* <li><p> Invoke the {@link #findClass(String)} method to find the
* class. </p></li>
*
* </ol>
*
* <p> If the class was found using the above steps, and the
* <tt>resolve</tt> flag is true, this method will then invoke the {@link
* #resolveClass(Class)} method on the resulting <tt>Class</tt> object.
*
* <p> Subclasses of <tt>ClassLoader</tt> are encouraged to override {@link
* #findClass(String)}, rather than this method. </p>
*
* <p> Unless overridden, this method synchronizes on the result of
* {@link #getClassLoadingLock <tt>getClassLoadingLock</tt>} method
* during the entire class loading process.
*
* @param name
* The <a href="#name">binary name</a> of the class
*
* @param resolve
* If <tt>true</tt> then resolve the class
*
* @return The resulting <tt>Class</tt> object
*
*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If the class could not be found
*/
protected Class<?> loadClass(String name, boolean resolve)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synchronized (getClassLoadingLock(name)) {
// First, check if the class has already been loaded
Class<?> c = findLoadedClass(name);
if (c == null) {
long t0 = System.nanoTime();
try {
if (parent != null) {
c = parent.loadClass(name, false);
} else {
c = findBootstrapClassOrNull(name);
}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 ClassNotFoundException thrown if class not found
// from the non-null parent class loader
}

if (c == null) {
// If still not found, then invoke findClass in order
// to find the class.
long t1 = System.nanoTime();
c = findClass(name);

// this is the defining class loader; record the stats
sun.misc.PerfCounter.getParentDelegationTime().addTime(t1 - t0);
sun.misc.PerfCounter.getFindClassTime().addElapsedTimeFrom(t1);
sun.misc.PerfCounter.getFindClasses().increment();
}
}
if (resolve) {
resolveClass(c);
}
return c;
}
}

类装载器的层次关系

当执行java.exe程序时,首先确认使用的jre,然后激活jre中的jvm,激活完成之后会首先完成初始化工作,然后就会初始化类装载器,并且形成类装载器的层次体系。如下所示:

ClassLoader详解

OSGI(动态模型系统):模块化系统

OSGi(Open Service Gateway Initiative),是面向 Java 的动态模型系统,是 Java 动态化模块化系统的一系列规范。

动态改变构造

OSGi 服务平台提供在多种网络设备上无需重启的动态改变构造的功能。为了最小化耦合度和促使这些耦合度可管理,OSGi 技术提供一种面向服务的架构,它能使这些组件动态地发现对方。

模块化编程与热插拔

OSGi 旨在为实现 Java 程序的模块化编程提供基础条件,基于 OSGi 的程序很可能可以实现模块级的热插拔功能,当程序升级更新时,可以只停用、重新安装然后启动程序的其中一部分,这对企业级程序开发来说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特性。

OSGi 描绘了一个很美好的模块化开发目标,而且定义了实现这个目标的所需要服务与架构,同时也有成熟的框架进行实现支持。但并非所有的应用都适合采用 OSGi 作为基础架构,它在提供强大功能同时,也引入了额外的复杂度,因为它不遵守了类加载的双亲委托模型。

参考

  1.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