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ava系统化学习之内部类

概述

  1. 定义:外部类内部定义的类,类名不需要与文件名不同
  2. static修饰(静态内部类)
  3. 作用域(public、default、protected、private)
  4. 作用范围:编译期概念,一但编译成功就是有不同的class文件(outer.class和outer$inner.class),所以内部类的成员变量/方法名可以和外部类的相同。
  5. 分类:静态内部类,成员内部类,局部内部类,匿名内部类四种。

场景

Ø 在一个方法内部使用
Ø 在方法的一个作用域中使用
Ø 一个匿名类,用于实现一个接口
Ø 一个匿名类,用于扩展拥有非默认构造器的类
Ø 一个匿名类,用于执行字段初始化
Ø 一个匿名类,通过实例初始化进行构建(匿名内部类不能拥有构造器)

背景

  1. 一个内部类的对象能够访问创建它的对象的实现,包括私有数据。即内部类实例对包含它的哪个类的实例来说,是特权的。
  2. 对于同一个包中的其他类来说,内部类能够隐藏起来,换句话说,内部类不管方法的可见性如何,那怕是public,除了包容类,其他类都无法使用它。
  3. 匿名内部类可以很方便的定义回调。
  4. 使用内部类可以非常方便的编写事件驱动程序。

静态内部类/嵌套内部类

  1. 被static修饰的内部类
  2. 不需要维护与外部类的对象的关系(可以直接引用,比如:outer.inner),一般不会出现内存泄漏的问题
  3. 嵌套类和普通的内部类还有一个区别:普通内部类不能有static数据和static属性,也不能包含嵌套类,但嵌套类可以。
  4. 作用域修饰符:不能声明为private,一般声明为public,方便调用。
  5. 静态内部类可以访问外部类所有的静态变量和方法,包括private
  6. 静态内部类和一般类一致,可以定义静态变量、方法,构造方法等。
  7. 其它类使用静态内部类需要使用“外部类.静态内部类”方式
  8. Java集合类HashMap内部就有一个静态内部类Entry。Entry是HashMap存放元素的抽象, HashMap 内部维护 Entry 数组用了存放元素,但是 Entry 对使用者是透明的。像这种和外部类关系密切的,且不依赖外部类实例的,都可以使用静态内部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package com.sunld.class1;
public class StaticInnerClass {
private static int a = 11;
private int b = 1;
public static class Inner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Inner() {
System.err.println(a);
// System.err.println(b); // 编译出错
}
public void printInner1() {
System.err.println(a);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aticInnerClass.Inner.printInner();
StaticInnerClass.Inner inner = new StaticInnerClass.Inner();
inner.printInner1();
}
}

成员内部类:定义在类内部的非静态类,就是成员内部类

  1. 成员内部类,就是作为外部类的成员,可以直接使用外部类的所有成员和方法,即使是private的。
  2. 同时外部类要访问内部类的所有成员变量/方法,则需要通过内部类的对象来获取。
    要注意的是,成员内部类不能含有static的方法和变量(final 修饰的除外)。因为成员内部类需要先创建了外部类,才能创建它自己的,成员内部类是非静态的,类初始化的时候先初始化静态成员,如果允许成员内部类定义静态变量,那么成员内部类的静态变量初始化顺序是有歧义的。
  3. 在成员内部类要引用外部类对象时,使用outer.this来表示外部类对象;
  4. 而需要创建内部类对象,可以使用outer.inner  obj = outerobj.new inne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package com.sunld.class1;
public class Out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uter = new Outer();
Outer.Inner inner = outer.new Inner();
inner.print("Outer.new");
inner = outer.getInner();
inner.print("Outer.get");
}

// 个人推荐使用getxxx()来获取成员内部类,尤其是该内部类的构造函数无参数时
public Inner getInner() {
return new Inner();
}

public class Inner {
public void print(String str) {
System.out.println(str);
}
}
}

局部内部类:内部类定义在方法和作用域内

定义在方法中的类,就是局部类。如果一个类只在某个方法中使用,则可以考虑使用局部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package com.sunld.class1;

public class OutScope {
private static int a;
private int b;
public void test(final int c) {
final int d = 1;
class Inner {
public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c);
}
}
}
}

匿名内部类(要继承一个父类或者实现一个接口、直接使用 new 来生成一个对象的引用)

匿名内部类我们必须要继承一个父类或者实现一个接口,当然也仅能只继承一个父类或者实现一个接口。同时它也是没有class关键字,这是因为匿名内部类是直接使用new来生成一个对象的引用。
有时候我为了免去给内部类命名,便倾向于使用匿名内部类,因为它没有名字。例如:

匿名内部类是不能加访问修饰符的。要注意的是,new匿名类,这个类是要先定义的,看下面例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package com.sunld.class1;
public class AnonymousOut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nonymousOuter outer = new AnonymousOuter();
Inner inner = outer.getInner("Inner", "gz");
System.out.println(inner.getName());
}
public Inner getInner(final String name, String city) {
return new Inner() {
private String nameStr = nam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Str;
}
};
}
}

//注释后,编译时提示类Inner找不到 
interface Inner {
String getName();
}

在使用匿名内部类时,要记住以下几个原则

Ø 匿名内部类不能有构造方法。
Ø 匿名内部类不能定义任何静态成员、方法和类。
Ø 匿名内部类不能是public,protected,private,static
Ø 只能创建匿名内部类的一个实例。
Ø 一个匿名内部类一定是在new的后面,用其隐含实现一个接口或实现一个类。
Ø 因匿名内部类为局部内部类,所以局部内部类的所有限制都对其生效。
Ø 当所在的方法的形参需要被内部类里面使用时,该形参必须为final

使用final修饰入参的原因

“这是一个编译器设计的问题,如果你了解java的编译原理的话很容易理解。
首先,内部类被编译的时候会生成一个单独的内部类的.class文件,这个文件并不与外部类在同一class文件中。
当外部类传的参数被内部类调用时,从java程序的角度来看是直接的调用例如:

1
2
3
4
5
public void dosome(final String a,final int b){ 
  class Dosome{public void dosome(){System.out.println(a+b)}};
  Dosome some=new Dosome();
  some.dosome();
}  

从代码来看好像是那个内部类直接调用的a参数和b参数,但是实际上不是,在java编译器编译以后实际的操作代码是

1
2
3
4
5
6
7
8
9
class Outer$Dosome{
  public Dosome(final String a,final int b){
  this.Dosome$a=a;
  this.Dosome$b=b;
}
  public void dosome(){
   System.out.println(this.Dosome$a+this.Dosome$b);
}
}

从以上代码看来,内部类并不是直接调用方法传进来的参数,而是内部类将传进来的参数通过自己的构造器备份到了自己的内部,自己内部的方法调用的实际是自己的属性而不是外部类方法的参数。

这样理解就很容易得出为什么要用final了,因为两者从外表看起来是同一个东西,实际上却不是这样,如果内部类改掉了这些参数的值也不可能影响到原参数,然而这样却失去了参数的一致性,因为从编程人员的角度来看他们是同一个东西,如果编程人员在程序设计的时候在内部类中改掉参数的值,但是外部调用的时候又发现值其实没有被改掉,这就让人非常的难以理解和接受,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问题存在,所以编译器设计人员把内部类能够使用的参数设定为必须是final来规避这种莫名其妙错误的存在。”

(简单理解就是,拷贝引用,为了避免引用值发生改变,例如被外部类的方法修改等,而导致内部类得到的值不一致,于是用final来让该引用不可改变)

有参构造函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package com.sunld.class1;
public class Outer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1 outer = new Outer1();
Inner1 inner = outer.getInner("Inner", "gz");
System.out.println(inner.getName());
}
public Inner1 getInner(final String name, String city) {
return new Inner1(name, city) {
private String nameStr = nam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Str;
}
};
}
}
abstract class Inner1 {
Inner1(String name, String city) {
System.out.println(city);
}
abstract String getName();
}

注意这里的形参city,由于它没有被匿名内部类直接使用,而是被抽象类Inner的构造函数所使用,所以不必定义为final。
而匿名内部类通过实例初始化,可以达到类似构造器的效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package com.sunld.class1;
public class Outer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2 outer = new Outer2();
Inner2 inner = outer.getInner("Inner", "gz");
System.out.println(inner.getName());
System.out.println(inner.getProvince());
}
public Inner2 getInner(final String name, final String city) {
return new Inner2() {
private String nameStr = name;
private String province;
// 实例初始化
{
if (city.equals("gz")) {
province = "gd";
}else {
province = "";
}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Str;
}
public String getProvince() {
return province;
}
};
}
}
interface Inner2 {
String getName();
String getProvince();
}

内部类继承

内部类的继承,是指内部类被继承,普通类 extents 内部类。而这时候代码上要有点特别处理,具体看以下例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package com.sunld.class1;
public class InheritInner extends WithInner.Inner {
// InheritInner() 是不能通过编译的,一定要加上形参
InheritInner(WithInner wi) {
wi.sup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WithInner wi = new WithInner();
InheritInner obj = new InheritInner(wi);
}
}
class WithInner {
class Inner { }
}

可以看到子类的构造函数里面要使用父类的外部类对象.super();而这个对象需要从外面创建并传给形参.